這邊是我曾經發布過的電子報,相信內容會對你有幫助🥰🥰如果你期待每周收到關於插畫學習與經營的實用內容,歡迎填寫EMAIL訂閱我的電子報喔!
平安✨Reader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跟阿嬤之間的故事。 我小時候其實不喜歡我的阿嬤,我覺得她又凶又急,講話還難聽,總是嫌我胖、嫌我笨、嫌我房間亂,嫌我做事慢。 印象最深刻的是,大學時每次回阿嬤家吃飯,她見我的第一句話總是:「近妤怎麼又胖了?這樣不行啊,要運動,不然不好看也不健康。」 對身材總是很自卑的我,每次聽到這句話,心底就像破了個洞一樣隱隱作痛,連飯都吃不下。 結果阿嬤還會更生氣:「不要不吃東西啊,不吃不健康。減肥是要靠運動,不是節食!」 你聽聽,這是人話嗎? 簡直欺人太甚😡 每次回家,她還會硬塞給我一堆又土又大的衣服,還有一袋袋的零食。 零食不是我愛吃的,衣服也不是我愛穿的,帶回去常常只能打入冷宮或直接丟掉。 但偏偏阿嬤就是講不聽,每每還是買一大堆,非常困擾。 雖然爸爸常叫我多回阿嬤家,說她很想我,我總是找盡各種理由拒絕,能拖就拖,能不回就不回。 後來我交了男朋友(現在的老公),阿嬤更是百般嫌棄—— 嫌他家世不好、學歷不夠,配不上我們家,還說:「你要嫁就嫁醫生或律師,不要嫁這種窮小子!」 甚至在親戚面前公開批評,說我眼光差,她絕不會讓我嫁給他。 那一刻我真的氣到流淚,只想找個地洞鑽進去。 後來有很長一段時間,我和男朋友變成「地下戀情」,再也不讓家人知道。 簡單來說,過去我跟阿嬤幾乎是水火不容,但偏偏她又氣勢強、講不過她,每次見面都讓我壓力山大。 每回見她,都彷彿需要一顆速效救心丸;見完她回家,還得休養十天半個月才能恢復元氣。 — 那這段關係,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? 說也奇妙,有一次,我在教會中學習到了「愛之語」——由蓋瑞·巧門博士(Dr. Gary Chapman)所整理出的五種愛的表達方式,包括了:
例如,我的前兩名愛之語是「服務行動」和「肯定言語」,只要有人幫我做事、對我說溫暖肯定的話,我就會覺得被愛包圍。而我老公則是「肯定言語」與「身體接觸」,所以我知道,要讓他感到被愛,我需要多讚美、多擁抱他。 這個愛之語不只能用在伴侶間,也能套用在家人、朋友的互動上。 —- 所以,她會在菜市場買一堆衣服和零食,要我們帶回去。(禮物) 所以,她總是牽掛著家人,盼望節日能團聚,盼望我們常常回去看她。(精心時刻) 所以,她擔心我婚後辛苦,想要我嫁得更好。 那是她所熟悉、也唯一知道的「愛的語言」。 過去的我,總是專注在她那些傷人的話語上,自私的只看到「她給的都不是我想要的」,卻忽略了她所做的每一件事背後,都藏著一個訊息—— 「孩子,我愛妳。」 這是我的阿嬤,那個刀子嘴、豆腐心的阿嬤。 我很感謝聖靈,讓我看見了阿嬤的愛。 從那天起,我開始學著放下對她言語的在意,開始接受她的愛,也慢慢感受到那些碎碎念裡,其實藏著深深的關心與不善表達的溫柔。 我開始喜歡她煮的飯,也珍惜她送的禮物。 有了孩子後,我們更是每週帶孩子回去給阿嬤看,讓她見到曾孫、開心滿足。 我對阿嬤的心情,從「嫌棄」變成了「感恩」。 感謝在我生命中,有這樣一位如此深愛著我的阿嬤。 —--- 上禮拜,阿嬤回天家了。 雖然我們早就有心理準備,但不免還是感到不真實,好像生活突然被按了暫停鍵。 一方面替她開心,她終於不用再受病痛折磨,可以到天上與家人重聚; 一方面也覺得空蕩蕩的,因為這世界上,從此少了一個可以回去吃飯的「阿嬤家」。 所幸這些年來,我們真的很努力陪伴她,也留下了許多溫暖、美好的回憶, 所以我的心裡,並沒有太多遺憾。 那天晚上,我將阿嬤畫了下來: 邊畫邊想念,邊畫邊感謝。 感謝天父,讓我這一生,有個這麼愛我的阿嬤。 阿,也許還是有那麼一點遺憾。 遺憾的是,沒有早點將這幅畫畫下來,或許,她還可以親眼看看。 —- 畫溫暖的圖,給喜歡的人。 在你的生命中,是不是也有那一位拙於表達愛的家人呢? 如果你願意,或許可以簡單地跟他表達愛,用他知道的方式。 可能是一頓晚餐、一個擁抱、一個小禮物、一句讚美的話、為他做一件小事,或親手畫一張卡片給他, 讓他知道「我看見你的愛了,謝謝你!」 讓愛及時,希望我們都不會有遺憾 :) KIMU p.s. 「愛之語」有一個測量表,你好奇的話,也可以測量自己的愛之語是什麼喔:http://love.cssa.org.tw/ KIMUART |畫溫暖的圖,給喜歡的人| |
這邊是我曾經發布過的電子報,相信內容會對你有幫助🥰🥰如果你期待每周收到關於插畫學習與經營的實用內容,歡迎填寫EMAIL訂閱我的電子報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