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邊是我曾經發布過的電子報,相信內容會對你有幫助🥰🥰如果你期待每周收到關於插畫學習與經營的實用內容,歡迎填寫EMAIL訂閱我的電子報喔!
平安✨ 好像有兩周沒有寫信給你了,不知道你這兩週都好嗎? 最近我開始在思考一件事-如何更「真實」的創作? 過去的我,相信創作是有「公式」的,就像考題總有正確答案一樣,在自媒體、繪畫、寫文章、拍影片...等各種面向,我都會不斷地去尋找「公式」與「萬靈丹」。 例如開頭三秒要「鉤子」,最後要CTA,什麼主題會爆、什麼主題可能沒市場...等。 但是我漸漸發現,在這些公式跟套路當中,我迷失了自己。 後來,自己在逛社群媒體時,往往會被那些看似粗糙、不精緻,但卻很「真實」的分享所吸引。 我突然很想理解——什麼是藝術?什麼樣的創作能真正打動人心?什麼作品能在歷史中留下印記,甚至在未來仍能感動人們? 這個念頭,是從聽意公子講古詩詞的解析開始的。蘇東坡、李白、莊子……我聽著聽著,忽然被深深觸動。感謝那些古人,在困頓與低谷中仍留下文字與詩篇。因為有他們,我能在千年後依然被感動。 這讓我覺得:人的命運很奇妙,神的安排很奧祕。也許我們看似在低谷的創作,正是未來能觸動人心的祝福。 而談到創作,我也常常想起一件事:很多小夥伴在學畫的時候,會追求「畫得像」,認為畫得像才是畫得好。 過去的我也曾經如此,努力練素描、練透視。 可是後來我發現,有些大師看似簡單幾筆,就能畫出極具生命力的作品,讓人動容。 我常常好奇:那到底是什麼? 剛好,最近聽到姜一齊老師的一段話(連結附在下面),我才豁然開朗。 他說:「繪畫的重點不在於像不像,而在於能否傳達感受。」 那麼,感受要如何傳達呢?姜老師提到三個關鍵元素:
而,要如何強化「感受」呢?也有三個另視覺愉悅的配方:
這三個元素x三種配方的排列組合,會形塑為每個畫家對感受的主觀表達。 繪畫,就是不斷學習如何透過這三大元素x三種配方去表達感受,讓作品能引發共鳴與情感連結。 就像網路上曾流行的主題:「我看到的 VS 我畫的」。 或許,觀眾真正想看的,不是對現實的複製,而是透過畫家的眼睛,看到另一種情感的轉譯。 所以我在想,也許真正打動人心的創作,不只是技巧的堆疊,而是源於對生命的真實感受,誠實地去畫出/表達出自己此刻如何看待這個世界。 或許,這才是真正的創作奧祕吧! 這邊附上姜一期老師的影片:【什麼是繪畫的基本功】 這封信件也是我對於真實的一個嘗試。過去的我會擔心這種內容會不會讓大家覺得很無趣、沒有收穫,好像就我一個人在那邊抒發心情,還沒有結論。 但比起公式或套路的內容,我突然開始嚮往起了更真實更有生命力、更能傳達我當下感受的創作,不管是文字、圖像還是影片。 可能有點像是在城市住久了,突然很想到大自然裡看看的那種感覺。 這並不代表我寫這封信並不用心,事實上,它比純粹的繪畫教學信還要難寫。 我發現:要真實的呈現感受,更需要勇氣。像是自拍時不開美顏的那種勇氣!!🤣🤣 但我相信,這份真實,可以穿透空間與時間,連結起你我的心。 衷心期待,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,會在你我的創作中,感受到「共鳴」與「被理解」的幸福。 不知道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感覺如何呢?會覺得有啟發嗎?有共鳴嗎?或是沒有感覺也可以,也歡迎回信跟我聊聊喔! KIMU KIMUART |畫溫暖的圖,給喜歡的人| |
這邊是我曾經發布過的電子報,相信內容會對你有幫助🥰🥰如果你期待每周收到關於插畫學習與經營的實用內容,歡迎填寫EMAIL訂閱我的電子報喔!